华为憋了五年拿出的麒麟9020,7纳米工艺、多核性能超过骁龙8+gen1,却还是追不上高通联发科的新芯片,这到底是进步还是无奈?先说7纳米工艺,不是华为不想用更先进的,国外技术封锁卡着脖子,只能在现有工艺上死磕。集成多核CPU和Maleoon920GPU,说明华为没走捷径,硬是把麒麟9010的电路改了又改,尺寸做大点也要把性能提上去——这是没办法的办法,全新设计风险太高,先把成熟技术挖到极致再说。多核性能超过骁龙8+gen1,听着厉害,但对比高通联发科最新款还差一截。为啥?人家用的是更先进的制程,架构也更新。华为只能在多核调度上找补,日常用着可能不差,但真要比极限性能,还是差点意思。不过这已经不容易了,五年没正经出芯片,能追成这样,说明家底没丢。128GB存储、16GB运行内存,总容量512GB,这配置看着实在。华为知道现在用户最在意啥——手机别卡、存东西够多。128GB日常用够了,512GB总容量也能满足大部分人,没搞虚头巴脑的参数,就是想让用户觉得“这手机用着踏实”。年底要出的麒麟9030搭Mate80系列,这步棋走得稳。高端手机市场不能断档,苹果三星一直在更新,华为必须跟上节奏。用9020探路,9030再发力,一步步把失去的份额抢回来。创新封装技术是亮点,这说明华为没光盯着性能,偷偷在基础技术上攒本事,等哪天工艺限制松了,这些积累就能变成大杀器。中国半导体产业就缺这样的“笨功夫”,不喊口号,埋头搞优化。华为这五年没白熬,你觉得这一步步追上来,值不值?